so米直播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
平安台山 | 禾美台山乘“枫”向前,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彰显侨乡调解特色
  • 2024-05-31 10:20:50
  • 来源: 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打印】   【字体:    

  台山,被誉为"全国第一侨乡",这里中西文化交融,旅游资源独特且丰富,充分展现了侨乡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独特风情。近年来,受益于“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台山在保持其文化特色的同时,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台山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导,扎实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并通过厚植海韵侨乡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文化的力量引导民众,以法律的智慧启迪人心,推进“禾美+”调解品牌在本地生根发芽、蓬勃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台山的法治水平,也为基层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554.jpg

以和为贵,绘就乡村振兴法治成色

“禾”,代表庄稼和农民。

  都斛镇的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素有“广东第一田”之美誉,其核心区不仅是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还是面积最大的高产示范片区。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557.jpg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558.jpg

  在这里,“禾”见证了法治社会的发展。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引下,都斛镇深挖“禾”的本质,仿照“禾”的种植方式,秉承“禾”的文化,传承“禾”的精神,以此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先后在“广东第一田”举办“乡村振兴齐聚力,人大代表来助力”专题议事会、“法爱同行,以法护苗”活动、“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这使得“广东第一田”这座“黄金粮仓”真正成为了群众增产增收的第一甜。

  “禾”,也寓意着基层。

  都斛镇大纲村,作为中组部推动的红色村组织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荣获了多项殊荣,包括成为台山市“多彩台山 魅力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入选江门市百条“红色美丽侨村”,被评为“2022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以及被列入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600.jpg

  在这里,“禾”见证了基层治理的成效。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都斛镇在大纲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广东省百个镇街党校示范点”都斛镇委党校为理论主阵地,打造出“红色+绿色”“文化+产业”的基层治理模式,让人才赋能治理,让产业促进调解成效。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602.jpg

  在此过程中,都斛镇融合了公检法司资源,提升了调解队伍的公信力;以专业促产业,将镇法律顾问、驻村律师纳入调解队伍,提升了队伍的专业水平,开展前置性公共法律服务,严把土地流转、产销合同关等,有效减少了合同纠纷的发生;以行业促共治,根据都斛的特色组建了一支包含大耕户、养殖户、行业带头人、生产主任等产业代表的人民调解志愿队伍,补齐了产业知识的短板,为调解案件的多样性提供了多元的力量。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法治水平,也为乡村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向海图强,共建海上和美“枫”景

  “禾”,代表着和,有着包容的含义。

  川岛,这颗镶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海域与海岛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与旅游业。在这里,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得以孕育,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得以见证。勇敢的川岛渔民,他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将探索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由此塑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多元且包容的海洋文化。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604.jpg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台山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了海岛文化中的“清澈、宽广、沉稳、包容”的精髓,并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人民调解工作中。以“共同包容、相互理解、互帮互助”为工作准则,凝练出“各守其分、明辨是非、互谅互让、共建共享”的调解箴言,这不仅是对传统海岛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606.jpg

  针对海岛渔民生活、渔业生产以及旅游区纠纷频发的现状,川岛司法所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将调解平台从陆地延伸至海岸线,充分发挥“一所三站点”的效能,为海岛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法律服务。通过创新“法援+调解”与“公证+调解”的模式,实现了法律援助、公证与调解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宽了调解服务的覆盖范围。

  这种就近便捷的调解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纷争,真正实现了涉海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落地执行。

  如今的川岛,已向着新时代“海上枫桥”的典范迈进,展现了和谐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玉映和谐,铺垫安定社会基石

  “禾”,同样有着和谐共处的内涵。

  北陡镇,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被赞誉为“广东第一玉”的台山玉而闻名遐迩。

  台山玉,这块自然雕琢的瑰宝,其光泽内敛而不炫目,展现出温婉含蓄之美。它拥有非凡的韧性,触感温润如和风拂过,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与平和。色泽的优雅则仿佛清泉流淌,散发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气息。这种“润泽以温”的特质,恰恰契合了无私奉献与和谐共处的精神内核,也与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和”之理念不谋而合。

  北陡司法所赓续本地和谐文化特色,积极探索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途径,创新性推出“玉映和谐”三行动,,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与社区的稳定。一是“和风”行动,利用全镇12个网格化分布式网络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并引入“和”理念宣讲和矛盾纠纷排查,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产生;二是“和谈行动”,利用多方协同智解机制,汇聚相关协会代表、乡贤、华侨及律师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和谈,并在调解前引入“和”理念宣导环节,调解中引入“情感疏导”环节,将本地和谐文化贯穿调解全过程;三是“和访行动”,改变以往单一的回访做法,通过多途径、多元参与等方式引入“预防性和谐回访”,把回访提前,有效防止纠纷未彻底解决。

以侨架“桥”,汇聚侨力谋新局

  “禾”,在台山蕴含着“侨”的气息,透露台山人精神。

  台山,这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风采的城市,不仅弥漫着浓郁的“侨”文化气息,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在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侨乡特色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华侨文化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地标,生动展示了华侨华人的拼搏历程与爱国情怀,让人深感其民族精神的伟大。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611.jpg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台山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了华侨文化中的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不仅为人民调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为其融入了更多创新的元素。近年来,台山立足侨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调解品牌,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612.jpg

  台城司法所深化了“司+侨”的联动机制,成立了一支专业的涉侨纠纷特邀调解员队伍。他们采用“人民调解+线上司法确认+网上庭审”的先进模式,显著提高了涉侨纠纷的化解效率和质量。这种创新的调解方式,正是“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微信图片_20240531085614.jpg

  海宴司法所强化了与派出所、法庭、信访超市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整合了镇村的骨干力量,吸纳了辖区内威望高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律师以及热心公益的侨胞等人士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通过这种多元化的参与方式,海宴司法所努力构建了一个相互衔接、高效便捷的工作模式,为民众提供了包括诉前联调、法律指导、司法确认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百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下,台山正昂首阔步,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深度培育“和谐社会 禾美五邑”调解品牌,创新推进人民调解,助力法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乘势而上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