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以诚可达,国家系于心”
——缅怀so米直播旅港实业家、慈善家陈策文先生 作者/麦博恒
2024年7月16日,香港广华医院。so米直播旅港实业家、慈善家陈策文先生,遽赋仙逝。噩耗传来,侨乡人民潸然泪下,扼腕痛惜!狮子山脚潮水哀,三台山麓松涛悲。痛心疾首,情何以堪!
“群策楼上思三台,紫气东来乐其在,廿载情怀常念里,春风桃李业已栽。勤俭耕耘五十秋,十年树木始丰收,晚辈毋忘德泽事,康乐祥和福自至。善举仁心齐施露,故园遍地百花开,钱财本是身外物,早种福田还复来。”这是陈策文生前撰写的《感怀》诗。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陈策文爱国爱乡、奋力创业的精神,感悟到他那热心公益、关怀桑梓的高尚情操。
陈策文虽然与世长辞,但他雍容儒雅,虚怀若谷,远见卓识,侨乡人民依然历历在目,寤寐不忘!他爱国爱乡崇高精神,乐善好施大爱美德,流芳千古,侨乡人民永远将他感人的事迹世代传扬!
2009年3月3日,陈策文出席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摄影/麦博恒) 01 从事习商 创业有成 1932年8月,陈策文出生于so米直播斗山镇墩头村委会均安村。他天资聪颖,幼读经文,笃学务实,少年时已经出类拔萃。他曾说,从小深受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的影响,深感富国裕民必须振兴实业。于是离开家乡,前往广州,从事习商。他睿智机灵,勤奋好学,深谙从商技巧,无论重大或棘手事情,他都能独当一面,事业取得成功。 1953年3月,他从广州赴香港发展。初期,他任职于其堂叔陈霭堂与族长陈伯兴所经营的机构,他吃苦耐劳,办事勤快,聪明能干,深得两位长者赏识,遂得提携,使他在商界纵横驰骋,大展拳脚,积聚了丰富的从商经验和管理能力,成为商界一名奇才。 不久,陈策文成功创办了香港群策(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诚信为本,经营有道,业务蒸蒸日上。接着,他又先后创立了策文发展有限公司、群策置业有限公司、浩策企业有限公司和宝必兴有限公司等企业,经营地产业。他治业严谨,精诚创业,业务拓展至美国、加拿大,卓绩昭彰,饮誉业界。 02 修路筑桥 造福乡民 陈策文虽身在香港,但心系故里。在这里,不能不提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段往事—— 1972年,陈策文知道家乡经济发展不快,想捐一笔钱给斗山墩头村委会均安村,帮助乡亲,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一点心意。于是,他从香港试探性寄回1万元给均安村,用于修桥造路、美化村容。对当时均安村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收到这笔款后,村干部们吃惊之下,考虑到各种情况,未敢使用。陈策文得知情况后,不得不暂时收起这份心思。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陈策文终于等来了报效故乡的机会。他随即回乡探望家人和乡亲,出资绿化村场、荒山、铺设混凝土村道,建设文化楼,还捐了一辆货车给家乡发展生产。 1992年春节期间,斗山镇领导到香港拜会陈策文,向他通报说,位于围田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地带的斗山镇上阁片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有墩头、均安、浮月、五福东、亨美5条自然村。原贯通上阁南北和直达端芬海口埠的道路,路面泥泞,坑坑洼洼,弯曲狭窄;桥梁设计落后,日久失修,残烂不堪,已列为危桥。这些严重影响农民耕作和农副产品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他一听,马上坐不住了,忙说:“乡亲的事情就是大事情,这事包我在身上。” 从1992年8月起,直至1994年,陈策文先后捐款兴建由斗山镇上阁桥头至端芬镇海口埠、全长7公里的公路。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兴建,路面宽9米,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由上阁桥头至山颈,长2.7公里,耗资80万港元,于1992年12月建成通车;第二期工程于1994年1月动工,该工程由山颈至海口埠大桥头,长4.3公里,耗资220万港元,1994年底建成通车。 陈策文捐建的“策文大桥”。(摄影/麦博恒) 斗山镇人民政府为了表彰陈策文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怀,把这条路命名为“策文公路”,并立碑记,以表其功,碑记中题词对陈策文赞曰:“创立黉宇百年树人捐建医院泽被乡民,修筑圮道促进繁荣开来继往伟绩永成。” 上述工程竣工不久,陈策文从香港取道广海港回乡,时任台山市委常委黄小玲闻讯,亲自到广海港来迎接他。途中,黄小玲与他谈起从端芬镇往斗山镇的路难行问题,黄小玲说:“端芬镇政府正在筹款兴建海口埠到山底圩的水泥公路,资金已筹得差不多,还差40多万元……”她的话音未落,陈策文爽朗地说:“不用去找谁了,我太太梅杏仙的娘家就是端芬,就让我捐40万元,以表达我这个端芬女婿的心意吧!” 很快,由海口埠至山底圩全长2.8公里的水泥路建成通车了,这条从斗山镇上阁桥头经山颈圩、端芬镇海口埠直至山底圩的道路,东连台赤公路,西通端芬镇接台海公路,南接沿海高速公路,对连结台山东南片和西南片的公路交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山颈圩和周边村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日渐繁荣。新建店铺林立,开设有食品加工厂、三鸟烧腊店、粮食加工厂、工艺编织厂、物资站、加油站、酿酒厂等;市场丰富,琳琅满目;饮食业、娱乐业兴旺。1999年2月,外商看到这个地方交通便利,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承包了位于三夹河畔的500亩海滩田(围田),开发养殖鳗鱼,产品出口日本,产销两旺。陈策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甚感欣慰,他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2005年11月,陈策文携家人回台山参观考察,期间他从市、镇领导口中了解到,斗山镇和广海镇都位列台山市三大中心镇之中,地位极其重要。但多年来,两镇群众因有大同河相隔,往来只能靠摆渡,给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便。在时任市委常委黄小玲的陪同下,陈策文冒着大雨前往大同河察看,望着滔滔的河水,见到一群村民,携老带幼,扛着农产品,正小心翼翼过渡,雨水早已打湿了他们的衣服,寒风吹过,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着。 “过去两岸群众往来,靠小船摆渡,风里来雨里去,险象环生,我感到心酸。”黄小玲说,“现在虽然用大一点的船过渡,但河两岸群众往来依然不便,同样阻碍两岸经济发展啊!”陈策文感慨万分,马上说:“那就让我为发展广海湾和大同河两岸群众做一件好事吧!”就这样,他捐出1500万港元,兴建一座桥梁和引桥公路。 该桥位于斗山镇与广海镇山背村交界,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设计,于2006年2月1日动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陈策文多次亲自或派人回乡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参与桥头软基处理方案的论证,对工程质量提出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也制定了质量监督方式,采用专人负责,及时开展综合检查,巡视检查,专项检查,把好工程质量监督关,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009年4月18日,陈策文、梅杏仙伉俪捐赠5万元支持端芬镇因冰雹受灾群众抗灾复产。(摄影/麦博恒)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大桥于2007年5月建成,全长1.84公里,桥面宽9米,引桥公路长5.8公里。大桥雄伟壮观,像一座跨越天际的美丽彩虹,横跨大同河两岸!台山市人民政府把这座桥梁命名为“陈策文大桥”。 有人问他,为什么花这么大的资金在这地区建公路和桥梁?原来,“陈策文公路”“陈策文大桥”位于台山最大平原——矬峒平原中心地带,公路和大桥把广海湾的冲蒌、斗山、端芬、都斛、赤溪、广海等6镇的交通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对开发广海湾地区起着重大的作用。100年前,被孙中山誉为“中国伟大华侨”的陈宜禧先生,除了筑办新宁铁路外,曾经计划把新宁铁路西南支路自白沙延长到阳江,把干线自斗山延长到赤溪半岛南端,开辟铜鼓商埠,只可惜“铜鼓商场犹未辟,阳江支路竟谁成” 。时至今日,陈策文十分认同先贤的理想。 “我钟情广海湾,广海湾地大物博,人口30多万,历来是台山福地。广海湾面临南海,面对川岛,有很长的海岸钱,有优良的深水港口,现在更有充足的能源设施,具备各种发展基础和优势。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已计划兴建,发展粤西指日可待,广海湾必将是开发粤西的首站。”陈策文如数家珍般说,“机遇不可错过,多年来我想为发展广海湾先做一些基础工作,比如教育、医疗,而交通更是一个重要项目。虽然修桥筑路费用巨大,但基于发展广海湾和发展台山的愿望,我很乐意做。” (未完待续)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