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农业资源丰富,气候温和、物产丰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县。
近年来,台山农业、畜牧业和渔业持续发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0个、高标准农田74.46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5个;已建成14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现代化美丽牧场,1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2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1个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1个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1个省级肉鸡良种扩繁基地;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个、省级4个、江门市级25个。全市发展各级农业产业化组织865家,其中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9家(含省级18家、江门市级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6家(含国家级1家、省级5家、江门市级25家,省标杆农民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00家(含省级40家、江门市级20家,省标杆家庭农场32家)。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12.85万亩,以水稻、薯类为主,其中水稻全年播种面积105.13万亩,亩产378公斤,产量39.79万吨。优质稻良种覆盖率达99.8%。so米直播畜牧业肉类总产量10.46万吨,产值37.71亿元。水产养殖面积29058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18352公顷,淡水养殖面积10706公顷。养殖产量54.11万吨,产值163.07亿元。
so米直播坚持以品牌强农战略为引领,重点围绕优质稻、水产、茶叶、瓜果等优质农产品,培精培优特色农业品牌。全市培育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18个;“粤字号”农业品牌13个。“台山鳗鱼”“台山大米”“台山青蟹”“台山蚝”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台山市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按照“种苗培育、深海养殖、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融租服务、海上发电”六位一体思路,立足横山、广海、沙堤三大渔港,推动向海一侧发展深海网箱、休闲渔业、水产种业,向陆一侧发展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融租服务,形成从种苗培育到预制菜全链条产业,建设“全域型”现代化海洋牧场,全力打造国家级现代渔业管理改革示范区、“邑海粮仓”高质量发展特色标杆。
(一)种苗培育。聚焦“蓝色种业”,目前,so米直播共有育苗企业12家,种苗场面积约460亩,以对虾、贝类、青蟹、生蚝等为主,鳗鱼育苗以天然纳苗为主,各类水产种苗年产量104.86亿尾。接下来,将逐步完善和建立横山、广海、沙堤远海种苗培育基地,建设水产种质资源库,搭建“育-培-养”三级种苗体系。在保护和发展好台山蚝、台山鳗鱼、台山青蟹等传统优势种业基础上,重点养殖金鲳、鳗鱼、石斑、军曹、章红等高附加值品种。加强战略合作,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华南地区水产种苗、养殖方面国家级科研机构)打造陆地金鲳新品种种苗基地;联合中洋集团(国家农业龙头企业,拥有丰富的水产养殖经验和成熟的养殖团队、完善的水产品产业链)共建1000亩军曹、金鲳等海洋种苗培育基地,力争2026年底各类水产种苗年产量达到100亿尾,初步形成水产种业“硅谷”。
(二)深海养殖。在近浅海上做“减法”,对现有的45万亩生蚝养殖海域进行生态升级,按照“疏堵结合、整合资源”的原则,对禁养区、非法占用航道的坚决清退,培育好现有50万亩南美白对虾、桂花鱼、巴鱼等名优特水产品。同步引导养殖户采用新型环保蚝排,发展“生蚝+花甲+沙白”多元生态养殖模式,提升养殖绿色科学水平。在深远海上做“加法”,划定28万亩深远海养殖区,根据适宜海域不同,主要采用重力式、桁架式两种网箱养殖。其中,重力式多布设在水深超10米海域,可抗12级台风;桁架式多布设在水深15米以上海域,可抗17级台风。目前已投放重力式网箱162个,建成1个桁架式养殖平台(台山1号),150个模块化重力式网箱蚝排。部署研究台山市推动渔港经济区发展实施方案,建设集渔业生产、渔获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旅游、避风补给于一体的多元化渔港经济区,形成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4万平方米的广海渔港水产交易中心建筑主体已完成,首层装修和室外硬底化也已完成,正加快推进二、三层装修施工。台山海洋集团已建成6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投入运营。另外,台山海洋发展集团还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珠海德赛海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海洋行业权威单位,在新会威立雅船厂建造一座3万立方先进的船籍级半潜式桁架式养殖平台“台山1号“,2025年3月14日完成下水,10月份台山海洋集团与中山大学—台山海洋发展优势种业与智慧养殖联合研发中心依托“台山1号”开展鮸鱼良种试养取得阶段性成功,12月完成10万尾鮸鱼良种投放。
(三)精深加工。着力推动“一区多园”,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整体提升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加快白沙园区、斗山园区以及广海园区建设。发展水产品预制菜,壮大远宏集团、徐龙集团、海聚鲜水产等37家现有水产类预制菜企业。重点壮大鲳鱼预制菜链条,多样化开发深海金鲳鱼干、一夜埕金鲳鱼、酱香金鲳鱼、冷冻金鲳鱼等品种,实现从深海网箱养殖到加工冷冻运输一步到位。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加强与顺丰、京东等企业合作,创新渔业产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新业态,探索“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数字消费新模式,推进“互联网+现代渔业”深度融合,力争2025年线上销售额超15亿元。
(四)装备制造。建强专业园区,在工业新城打造3800亩智慧农机产业园,高标准规划建设“一基地三中心”,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化泛农机、智能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加快六六达智能、巨高机床、捷先智能等重点企业达产达效,力促一批电子信息、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等产业项目落地。
(五)融租服务。强化装备共建,引入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与威立雅、航通等大型海工企业强强联合,重点发展深海网箱等养殖设备,以“可租可售”方式为本土与外地养殖企业提供专业设备。计划到2025年,发展重力式网箱300个(单价80万元,总造价约2.4亿元)、桁架式网箱6座(单价2500万元,总造价约1.5亿元),养殖类固定资产达4亿元。完善金融配套,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专项放贷支持,在巩固“生蚝贷”“鳗鱼贷”基础上,发展“鲳鱼贷”“石斑贷”等特色贷款,力争到2035年融资规模超100亿元。深化链式保障,对现有的蚝排生态升级后,对外公开发包租赁,预计到2025年实现年收益超5亿元。围绕海洋种业、海水养殖、海工装备、船舶等全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高保障的一揽子保险产品服务,推动部分成熟险种适时纳入政策性保险,为企业降低发展风险保驾护航。
(六)海上发电。规划55.12万亩,将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海上漂浮式光伏等多种场景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目前省划定so米直播海上风电场址2个,总装机容量为80万千瓦,已完成了竞配工作(分别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竞得,总投资114亿元),目前已完成核准,正在开展开工前准备工作,力争于2025年10月动工建设。中标海上风电项目将配套建设养护渔礁,还与海洋养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风渔型深海养殖。同时,结合海上漂浮式光伏产业研发,建设“风电、牧场、光伏”一体海洋牧场产业园。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