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财政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让人松了一口气。从主要指标看,国民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势头。在看到积极一面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全力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仍是当前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为支持稳住经济大盘,财政部门要从八方面发力,其中包括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稳住经济大盘,财政政策是“压舱石”,需要精准发力、提质增效,用好已安排资金和已出台政策,使其尽早、最大化产生效益。作为政府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加快财政支出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刘昆强调,中央财政要推动有关转移支付尽快下达,各地要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把支出进度提上来。要加紧推进已纳入年度计划安排的重大工程建设,用好已下达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今年以来,各地财政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安徽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照红介绍,安徽省财政厅近日出台《so米直播进一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通知》,提出做好执行准备、加快资金拨付等9条管理要求,督促市县和部门加快支出进度,确保尽早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建立限时执行机制。实行限时拨付、限时办结,分别对省级年初采购项目、省级涉企资金、转移支付资金限定下达时间,拧紧预算执行的时间发条;省级收到直达资金后30日内下达,确保资金迅速惠企利民。
——强化定期通报提醒。对排名靠后且低于序时进度的省直部门和市县,要求5个工作日内提交工作改进方案,确保整改到位。2022年起,省财政厅按季向省政府报告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并将市县预算执行情况抄送市、县(区)政府。
——完善预算源头管控。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编实、编准、编早、编严预算,确保预算一经批复即可执行,避免“钱等项目”。完善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转移支付分配挂钩机制,对省直部门原则上按不高于近两年实际执行平均数安排,对市县将预算执行系数作为转移支付分配因素,压紧压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增强其预算执行管理的主动性。
1—6月,安徽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488亿元,同比增加449亿元,增长11.1%,支出增速位居全国第八、长三角地区第二、中部地区第一,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住房保障、农林水、节能环保等重点支出增幅均超过15%以上。
广东省财政厅采取多项措施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统筹用好预算资金、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等,重点保障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支持企业稳岗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特别是将中央和省下达的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资金,第一时间分配拨付到位,确保资金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同时,广东对已出台的支出政策举措靠前安排、加快拨付到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已明确的支出举措提前做好资金下达及拨付准备,实现措施到位资金到位,推动财政支出提质增效;严格执行每月定期分析机制,各地建立抓支出工作专班,形成每月大额支出项目储备及定期备案机制,并对支出执行加强动态监测。此外,加快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点领域支出进度,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和具备施工条件的新获批项目,尽早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随着一系列支出措施的落地,今年1—5月,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579.6亿元、增长7.4%。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完成454.3亿元、增长62.8%,卫生健康、农林水、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等民生类支出实现了超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对于稳住经济大盘,白景明分析称,要把已经安排的投资用好用实,除了数额较大的专项债资金,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也涉及到投资性支出,要尽快将这些资金投入到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支出进度越快,边际效应越高,拉动经济的效果越明显。”他说。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加快支出进度、推动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多方面作用:一是促进稳投资,进而稳定经济增长。1—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2%,增速较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为稳定投资发挥了较大作用。二是基建投资的快速推进,能够稳定部分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就业。三是基建投资加快,有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
中建政研集团政府投融资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支出进度、推进已纳入年度计划安排的重大工程建设,是通过稳投资实现稳经济的关键举措之一。“目前,全国多个地区的2022年新增专项债已发行完毕。用好已下达的专项债券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精准发力,可加快推动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王彬说。
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
刘昆强调,要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加强创新,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积极释放源头活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今年年初就印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超出时限未分配资金的清理收回力度,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加强存量资金清理。省市县同步开展盘活,将动态跟踪和定期清理相结合,执行中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对不具备实施条件、进展缓慢以及预计难以支出的项目,严格收回统筹;每年分3次集中清理存量,7月重点清理未分配下达的涉企资金,10月重点清理未按时下达的转移支付以及未发布公告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12月底除部门申报并提供依据的科研资金和需跨年支付的采购资金外,原则上全部清理收回。
——强化机制管控。建立存量资金考核机制,从存量资金规模和消化进度两方面对市县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省政府督查激励依据,倒逼各地重视和加强盘活存量资金工作。同时,将审计建议转化为盘活举措,做到审计监督到哪里、财政跟进到哪里。
——推动旧资产新利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低效闲置资产清查处理工作,将符合条件的资产纳入公物仓管理,充分发挥公物仓盘活闲置资产的作用。出台省级政府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推动国有资产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自2021年11月试点开展以来,省级政府公物仓平台已累计入仓资产2396件,完成调剂使用1824件,实现跨层级、大批量调配公物资产,促进资产利用。
——加大资金统筹力度。近年来,安徽省陆续将19项政府性基金收支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对结转资金超过当年收入30%部分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比例逐步提高到目前的30%。对目标和内容相近的财政资金原则上要求由一个主管部门牵头管理;对跨级次、跨区域的重大战略任务的资金支持,根据支出责任实行省、市、县分级共担,发挥资金合力,切实提高资金配置使用效益。
浙江省财政厅建立健全结转结余资金按季清理收回机制,及时清理甄别执行进度较慢的项目支出,对年度执行中确实无需使用的资金,按规定调整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疫情防控等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
罗志恒表示,长期以来,囿于资金性质、部分地方预算安排不合理、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等因素,财政存量资金剩余与资金不足并存问题时有出现,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发挥。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背景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让闲置资金迅速“活”起来,一方面,可减少资金沉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适当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可增加政府支出,将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王彬表示,在实践中,有些项目由于种种原因确实难以继续执行,如果依旧执行,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和闲置。加大存量资金盘活力度,将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领域,可有效扩大新增投资,实现保民生、稳增长、促消费等目标。
确保财政资金用得又快又好
刘昆强调,在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的同时,建立“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支出预算余额控制支出指标余额、支出指标余额控制资金支付”的控制机制,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确保财政资金用得又快又好。
各地财政部门不断完善控制机制,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孟照红介绍,安徽省严格硬化预算约束,出台系列文件加强预算管理、规范省级预算执行,切实做到省财政全年一般不办理预算追加,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
在2021年进一步规范省级预算支出指标管理、严格执行“先有预算、后有指标、再有支出”的基础上,今年,安徽将继续强化信息化支撑,着力推进预算管理数字化转型,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实现预算项目源头管理、预算指标全流程监控、业务流程规范化的管控模式,有效实现“无项目无预算”“无预算无指标”“无指标不支出”环环紧扣的闭环管理要求。
罗志恒认为,建立健全“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的机制,有助于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意识,严肃财政纪律,强化预算硬约束,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开展政府采购,杜绝为加快支出进度而违规支出的行为;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避免地方政府无预算而支出形成新的隐性债务、拖累相关企业经营等产生的增量风险。
白景明告诉记者,为稳住经济大盘,在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控制风险,不能为了稳增长而无序支出,由此形成债务风险。落实刘昆部长要求,可有效控制风险,并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王彬表示,在当前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财政部相关举措体现了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的要求。同时,以预算统筹支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