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米直播

图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都斛镇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发布机构: 江门日报 生成日期: 2024-04-02 11:34:35
巾帼英雄李月美

  

  李月美,又名李月眉,祖籍广东台山都斛,1918年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李荣基是一位台山华侨商人。李月美自幼在当地华侨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优异,同时多才多艺。抗战爆发后,她积极组织同学参加义演,上街募捐款物,募集到了不少款项。

  刚年满20岁的李月美在得知要招募机工的消息后,内心激动万分。因为她自己懂得驾驶技术,正好可以回国支援运输。李月美立刻跑去筹赈会报名,可是报名处的工作人员却不同意接收她,原因是只招收男机工,不招收女志愿者。

  性格直爽的李月美不肯放弃,无奈不管她怎么说,招募人员就是不同意她参加。想着自己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李月美郁闷不已。回到家中,她突然想起在学校里曾学过“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她的脑海中:效仿巾帼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上战场。

  于是李月美一狠心剃光了自己的头发,穿上了弟弟的衣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月眉,女扮男装,瞒着父母,赶到另一个报名点再次报名。由于她个子高,嗓门儿大,再加上结实的身体、刚强的性格,像个男孩子,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顺利地成为南洋华侨回国机工服务团的一员。

  临行前,李月美悄悄地留下一封家书,怀揣着同国人并肩作战之心,和其他团友一起乘坐轮船离开了马来西亚。登陆安南后,他们一行人乘坐火车到达昆明,开始军事训练。1939年,李月美被分配到总部设在贵州的“红十字会”担任司机,之后几年她一直和战友们日夜奔波在滇缅公路上,负责在滇缅公路上抢运伤员、药品和军用物资。

  “一个华侨能出力,十个敌人九不回。”这是一句流传在滇缅公路上华侨机工的口头禅,也是经常在沿路各站上常见的标语,李月美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激励自己、鼓励同志,战胜困难,顽强斗争,奋勇前进。

  滇缅公路的路况极差,大部分是土路,道路崎岖,地势险恶,一不小心就会车毁人亡。每逢下雨更是泥泞不堪,到处是烂泥和水坑,李月美和其他南侨机工们沿途要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横断山和怒山,要跨过水流湍急的澜沧江和怒江,要穿越亘古荒凉、人烟稀少的“烟瘴之地”。

  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外,日军为了切断滇缅公路,还经常派出飞机对滇缅公路进行轰炸和扫射。南侨机工和在前方作战的士兵们一样,时有伤亡发生。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加紧运输,李月美和战友们常常是晚上关灯,连夜疾行。

  凭借胆大心细和精湛的驾驶技术,李月美一次又一次地去战场抢救伤员,抢运医药、武器,为祖国抵御外敌增添了胜利的筹码。同伴们不仅没有人看出她的女儿身,反而都对“他”赞不绝口,觉得这个“小伙子”胆大心细,是他们的好“兄弟”、好帮手。

  1940年5月,李月美在滇缅公路上一个急转弯处不慎翻车,导致脑震荡昏迷。战友们奋力把她从压扁了的驾驶舱中抢救了出来,马不停蹄地送往医院急救。抢救时医生发现李月美竟然是一位女子。众人无不讶异称奇,赞叹这名女子的报国之心感天动地。

  伤势痊愈后,李月美脱去军装,以一名护士的身份继续留在第一线,坚守着她的抗战事业。她发挥了自己的文艺特长,以热情的歌声鼓舞大家的士气和斗志,红十字会的营地里常常能听到她动人的歌声。

  此后,李月美女扮男装、回国从戎的故事,在大江南北传颂开来,一时间轰动海内外,无人不赞叹,无人不敬仰。李月美被誉为“当代花木兰”,廖仲恺夫人、著名社会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女士为表彰其爱国精神,特题“巾帼英雄”四个大字,赠李月美作永久纪念。

  1954年,当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时,李月美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当缅甸侨团介绍她是当年女扮男装回国抗日的“花木兰”时,周总理连连称赞她为“巾帼英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

历史文化 - 台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_so米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