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米直播

图片
发布机构: 台山政府网 生成日期: 2015-01-22 07:46:01
台城老城中心区

台城老城中心区,北枕三台山、石花山风景区,南邻台城人工湖,西接西宁市街区,总面积达15公顷,下辖9条街段,呈东西或南北走向,总长度2432。自明朝定为新宁县(今台山市前身)县城,台城老城中心区一直是台山历代县治所在地,是台山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五百年悠久历史使台城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两百年的华侨历史又铸就了其近代的辉煌篇章。

明弘治十二年(1499),台山县县治定址台城(时名上坑朗),城市建设正式开始。次年,县署、学宫相继建成,台城成为台山县的政治教育核心,其范围在今台城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和环城南路所组成的三角形地带内。历经明清两朝的发展,县城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县前街、正市街、草朗街、仓盈街等街道,城内聚集了大门楼、仁安里、龙藏里等村庄,人口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清末民初,台山侨乡形成,以侨居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的台山华侨每年汇回家乡的资金达千万美元。丰厚的侨汇使台山的社会购买力明显增强。随着1920年新宁铁路全线通车,对外联系更为频繁和方便,大量的人流和物流汇集台城,促使作为侨乡中心的台城城市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243月孙中山批准台山实行地方自治后,台城便掀起了第一次大规模建设的高潮,台城老城中心区的改造全面铺开。

此次改造,拆除旧城墙,截弯取直扩宽街道,建成了九条街段,泥土路面换成了三合土,统一铺设了排水系统,并分期分批拆除马路红线内的建筑物,按照中西合璧的骑楼式样,改建成六百多幢二至四层高的新式临街商业骑楼。改建后的街道宽阔挺直,四通八达,与老城区外的西宁市、西门圩连为一体,建筑鳞次栉比。此后,李氏敬修堂、黄氏居正堂、潮翁谭公祠、台山县政府大楼、雷邝方溯源堂等大型公共建筑的相继建成。这些具有西方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建筑不仅比例匀称、追求形式之美,更注重实用性,进一步奠定了老城中心区在全县的中心地位,为全县即将推行的圩镇改造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也为台山县在全国小城市中率先试行自治累积经验。

(摄影:李坚润)

穿行在老城中心区,细细品味每一栋建筑,每一个图案,每一方寸的墙砖,典雅的韵味勾勒出这个当年被誉为“小广州”的县城昔日的繁华。临街的近代商业骑楼一色的小面宽、大进深,连成一条贯通全街的长廊,既防晒又防雨,十分适合台山高温多雨的气候,方便招徕顾客,又便于行人行走。空间狭长而予人以亲切感的楼房,大多为青砖墙硬山顶。华侨在回乡建房时带回了国外的建筑文化和技术,经本土工匠模仿、改良,形成了老城区骑楼活泼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体现在建筑材料上,则多采用进口的水泥、钢筋和彩色玻璃,楼梯多为混凝土结构;表现在装饰风格与细部的处理上,则充满着异域建筑的味道。骑楼立面带有西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的烙印:廊、柱、窗和女儿墙的形势多样,构图丰富多彩,美轮美奂。就其建筑风格来说,有南洋式、巴洛克式和中国传统式等。其建筑材料之上乘、工艺之精巧、门面装饰之考究,在当时全国的小城市中显得特别突出。其中,又以环城南路的骑楼最具代表性。该路段为1924年拆除旧城墙后新开辟的马路,全长660,是城内最长的街道,也是台城32条骑楼街道中立面最为亮丽的街道之一,其变化多样的立面融通了中西风情,充满了浓厚的西洋建筑文化味道:巴洛克式的立柱、拱形的廊窗、凹凸有序的小阳台、形式多样的山花以及丰富多彩的灰雕图案,点缀着缤纷的彩色玻璃,让人叹为观止。

(摄影:李坚润)

(摄影:陈东辉)

(摄影:陈东辉)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因而也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台城老城中心区在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中,缔造出了灿烂的本土文化。这里是享誉全国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山“广东音乐”的故乡;同时,作为中国第一侨乡的县城,这里深深烙上了华侨文化的印记,是侨乡文化的典型代表。

台山“广东音乐”的故乡。距今一千多年前,台山已有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活动,《杨枝净水》、《小荷包》等十多首台山民间音乐自古流传。作为台山“广东音乐”发展的基础以及创作、表演载体的台山八音班,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万年欢》、《三皈依》、《渔家乐》等台山民间小调的广泛流行,使台山成为“广东音乐”的发祥地之一。十九世纪中期,随着粤剧改用白话来唱,台山八音班演奏乐曲和演唱戏曲的结合大大加快了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颇有成就的创作和演奏人才:享誉港澳、祖籍台山的丘鹤俦,毕生致力于创作发展“广东音乐”事业,成为一代宗师和重要奠基人之一,之后又涌现了李凌、刘天一、陈鸿燕、陈国产、陈哲深等一大批优秀的创作人才和演奏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台山人创作的“广东音乐”作品有三百多首,代表作有《喜燕归堂》、《水乡儿女绣春色》、《娱乐升平》、《相见欢》、《声声慢》、《鱼游春水》等。台山侨乡形成以后,“广东音乐”随着华侨的脚步越过太平洋,在美洲大地落地生根。同时,一些华侨在“以文兴邦”思想的影响下,把黑管、萨克风管、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传入家乡的八音班,以西方元素丰富和充实了台山“广东音乐”的音色,体现出浓浓的侨乡韵味。

繁荣的侨乡文化促进了广东音乐在台城的发展和传播,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938年,有台城的龚裕等五位“相主”发起成立“台山县音乐工会”,是台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八音班组织,其中台城地区分会就有陆羽轩等八个八音班参加。他们的活动对台山民间音乐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解放后,广东音乐在台城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发展。1994年,台山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台山粤乐研究会”。1999年,台城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音乐之乡”。2001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20075月,台山“广东音乐”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11月,台城被文化部命名为“广东音乐之乡”。

侨刊乡讯的发祥地。台城老城中心区,是全国侨刊乡讯的发祥地。请宣统元年(1909)一月,我国第一份县级侨刊《新宁杂志》在台城问世,其办刊主要内容与特色,为以后陆续创刊的侨刊乡讯所效法,并带动了五邑地区侨刊乡讯的发展。这些被誉为“族谱”、“乡音”、“集体家书”的侨刊,在华侨当中广受欢迎,并得到其慷慨资助,长盛不衰。历经近一个世纪,目前台城老城区仍拥有《台山光裕月刊》、《溯源月刊》、《居正月报》、《敬修月报》共四种侨刊乡讯,发向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联系侨情乡音的重要纽带。

侨资办学的先锋。台山人民素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的县学宫(近代已毁),是台城最古老的教育基地,明清年间为台山培养了七名进士,也是创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全国著名的侨捐学校——台山第一中学的旧校址。及至近代,随着台山侨乡的形成,早年为生活所迫出洋打工的华侨深深体会到教育兴国的重要,纷纷慷慨捐资办学。至1949年,在台城捐建的中小学校有27所之多,居全省首位,侨资办学闻名海内外。这些新式学校,校舍的建筑大多数采用了西方的建筑风格,规模宏伟,外观典雅,功能也比较齐备。注重教学的质量和办学理念,置有校产或设立专项基金以保证学校正常运作并得以持续发展。重视职业教育,率先在全省小城市中开展幼儿至中学的一体化新式教育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特殊的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58386邮件:ts686@126.com

历史文化 - 台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_so米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