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米直播

图片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市科工商务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放弃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结束在西安地区的演出后,开赴晋西北进行抗日宣传。他们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2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敌后方进行宣传活动行军时不慎坠马摔伤,被转送到延安医院治疗。冼星海闻讯前去看望。光未然激动地谈起大西北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尤其是两次乘木船在壶口渡河时的深深震撼,使他在心头酝酿着一首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光未然立即把它写成歌词。

  光未然当时左臂肿胀,行动不灵,只能躺在病床上口授给三队的同志作笔录。五天写就后,请来了冼星海,开了个小小的朗诵会,朗诵会上光未然把歌词念给冼星海和三队同志们听,还谈了创作的动机和意图,作为冼星海作曲时的参考。冼星海听完后非常激动,表示有把握把它写好。

  黄河震撼了光未然,光未然的诗句又深深打动了冼星海,使他潜伏已久的创作激情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当时冼星海正患感冒,妻子钱韵玲就找来一块木板搁在炕上,让他写作。冼星海爱吃糖,延安买不到糖果,为了给冼星海补充热量,光未然特意给他找来两斤白糖。冼星海抓一把白糖丢入嘴里,然后写几个音符到纸上。创作达到忘我之境时,冼星海竟然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烟斗也敲断了。从3月26日开始到3月31日,冼星海抱病连续创作六天,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一伟大的音乐作品。

  微信图片_20231204091111.png

  1939年4月13日晚上,《黄河大合唱》由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黄河之水天上来》由光未然亲自朗诵,鲁艺音乐系的部分师生参加乐队伴奏,李凌【台山人,鲁艺二期学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务处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副团长。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成立,担任首任团长。后历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音协副主席。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奖章】拉二胡,李鹰航(台山人,鲁艺二期学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音协首任主席)弹三弦。首演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并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的喜爱和鼓励。毛主席听了激动地说:“这个作品写得好”。周总理也为作者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总理还常常和群众一起歌唱及指挥这部作品的段落。冼星海逝世时,毛主席曾题词:“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微信图片_20231204091106.png

  (《黄河大合唱》伴奏乐队,后排左一为李凌)

  李凌1940年在重庆创办《新音乐》月刊后,陆续在《新音乐》刊登《黄河大合唱》歌谱,并参与在重庆的演出组织,《黄河大合唱》演出本总谱(五线谱本)也是李凌从延安带到国统区的。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国外演出,是1942年在缅甸曼德勒的云南会馆,由缅甸华侨战工队合唱团演出,连演了三天,由赵沨指挥,李凌任艺术指导,仍旧是光未然朗诵。

  文革期间,《黄河大合唱》被认为歌词美化了“国统区”,“四人帮”为打压词作者光未然,将《黄河大合唱》“留曲不留词”,改为钢琴协奏曲。

  1975年,在冼星海逝世30周年之际,冼星海的夫人、浙江省音协主席钱韵玲同志给中央写信,请求重演《黄河大合唱》,当时正值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的批示:“原曲原词演唱《黄河》”。同年10月25日晚上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的纪念星海、聂耳作品音乐会上,按照原词演出。演出任务交给了中央乐团,由严良堃指挥。周总理通过电视实况转播观看了演出,并对音乐会的举行表示由衷的祝贺。

  《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中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黄河大合唱》首演,一位台山人拉二胡,另一位弹三弦
  • 2023-12-04 11:23:04
  • 来源: 台山政府网
  • 发布机构:台山市档案馆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结束在西安地区的演出后,开赴晋西北进行抗日宣传。他们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2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敌后方进行宣传活动行军时不慎坠马摔伤,被转送到延安医院治疗。冼星海闻讯前去看望。光未然激动地谈起大西北雄奇的山川、游击健儿们英勇的身姿,尤其是两次乘木船在壶口渡河时的深深震撼,使他在心头酝酿着一首篇幅较大的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光未然立即把它写成歌词。

  光未然当时左臂肿胀,行动不灵,只能躺在病床上口授给三队的同志作笔录。五天写就后,请来了冼星海,开了个小小的朗诵会,朗诵会上光未然把歌词念给冼星海和三队同志们听,还谈了创作的动机和意图,作为冼星海作曲时的参考。冼星海听完后非常激动,表示有把握把它写好。

  黄河震撼了光未然,光未然的诗句又深深打动了冼星海,使他潜伏已久的创作激情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当时冼星海正患感冒,妻子钱韵玲就找来一块木板搁在炕上,让他写作。冼星海爱吃糖,延安买不到糖果,为了给冼星海补充热量,光未然特意给他找来两斤白糖。冼星海抓一把白糖丢入嘴里,然后写几个音符到纸上。创作达到忘我之境时,冼星海竟然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烟斗也敲断了。从3月26日开始到3月31日,冼星海抱病连续创作六天,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一伟大的音乐作品。

  微信图片_20231204091111.png

  1939年4月13日晚上,《黄河大合唱》由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黄河之水天上来》由光未然亲自朗诵,鲁艺音乐系的部分师生参加乐队伴奏,李凌【台山人,鲁艺二期学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务处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副团长。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成立,担任首任团长。后历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音协副主席。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奖章】拉二胡,李鹰航(台山人,鲁艺二期学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音协首任主席)弹三弦。首演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并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的喜爱和鼓励。毛主席听了激动地说:“这个作品写得好”。周总理也为作者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周总理还常常和群众一起歌唱及指挥这部作品的段落。冼星海逝世时,毛主席曾题词:“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微信图片_20231204091106.png

  (《黄河大合唱》伴奏乐队,后排左一为李凌)

  李凌1940年在重庆创办《新音乐》月刊后,陆续在《新音乐》刊登《黄河大合唱》歌谱,并参与在重庆的演出组织,《黄河大合唱》演出本总谱(五线谱本)也是李凌从延安带到国统区的。

  《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国外演出,是1942年在缅甸曼德勒的云南会馆,由缅甸华侨战工队合唱团演出,连演了三天,由赵沨指挥,李凌任艺术指导,仍旧是光未然朗诵。

  文革期间,《黄河大合唱》被认为歌词美化了“国统区”,“四人帮”为打压词作者光未然,将《黄河大合唱》“留曲不留词”,改为钢琴协奏曲。

  1975年,在冼星海逝世30周年之际,冼星海的夫人、浙江省音协主席钱韵玲同志给中央写信,请求重演《黄河大合唱》,当时正值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的批示:“原曲原词演唱《黄河》”。同年10月25日晚上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的纪念星海、聂耳作品音乐会上,按照原词演出。演出任务交给了中央乐团,由严良堃指挥。周总理通过电视实况转播观看了演出,并对音乐会的举行表示由衷的祝贺。

  《黄河大合唱》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音乐成就与独创性。这首作品的创作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的词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音乐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征性、艺术性为中国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24538邮件:ts686@126.com